反沖式電磁閥的基本原理及結構特點

2020-04-25 真空技術網整理 閥門手冊

  反沖式電磁閥(國外稱強制先導式或強制直動式)是直動式電磁閥和先導式電磁閥的結合體,集合了直動式電磁閥的“零壓差”啟閉和先導閥的高壓差啟閉的優(yōu)點。

  這種電磁閥具有“零壓差”啟閉、耐高壓、使用壽命長等特點。

  反沖式電磁閥因動鐵芯的工作行程較長,是主閥活塞行程、導閥行程和空行程三者之和,所以需要的電磁頭較大,因此這種電磁閥的外形尺寸較大,結構也較復雜,但性能可靠、便于維修。目前國內在高溫高壓和其他可靠性要求高的自控管路系統(tǒng)中應用廣泛。

  反沖式電磁閥由電磁頭、閥體組件及反沖組件組成,電磁頭由線圈、導磁殼、上下導磁板及導磁管組成,閥體組件由閥體、閥蓋及非磁管或屏蔽套組成,反沖組件由動鐵芯、閥桿、輔閥、主閥塞組成。

  反沖式電磁閥的結構大部分為缸套活塞式(膜片式用的極少),適用于大口徑電磁閥(DN15~150),可靠性高。為提高使用壽命,目前國內外大部分采用在活塞上增加活塞環(huán)或在活塞上鑲嵌YS圈的結構形式。應用在高溫場所的反沖式電磁閥,其活塞環(huán)一般采用球墨鑄鐵、青銅或聚四氟乙烯蓄能圈等。介質溫度超過300℃時,活塞環(huán)一般采用青銅、高溫合金或堆焊硬質合金工藝制造。

  反沖式電磁閥大部分用在二通電磁閥結構上如下圖所示,應用在多通電磁閥上的極少。

反沖式二通電磁閥

圖 反沖式二通電磁閥

1—頂蓋;2—插座;3—外殼;4—線圈; 5—動鐵芯(銜鐵);6—彈簧;7—輔閥(小閥頭);8—活塞;9—閥體

  反沖式電磁閥線圈通電時,磁回路受激產生電磁力,吸起動鐵芯上提,由于動鐵芯向上有空行程作用,瞬間向上的沖擊力施加在動鐵芯組頂端的輔閥上,輔閥開啟,活塞上腔高壓介質瞬間從活塞上先導閥口噴出形成反作用力,此時,活塞在反作用力、線圈的提拉力和介質壓差三力的共同作用下,活塞組被抬起,閥門導通。帶有信號反饋裝置的電磁閥會將開閥信號反饋到控制臺上。

  當電磁閥線圈斷電時電磁力消失,動鐵芯與靜鐵芯分離,輔閥關閉,工作介質通過活塞與缸套之間的間隙和活塞環(huán)之間的間隙進入活塞上腔,在復位彈簧和介質壓差力的共同作用下,活塞回位落座,切斷流過電磁閥的工作介質。帶有信號反饋裝置的電磁閥會將關閥信號反饋到控制臺上。

  反沖式電磁閥在輔閥上方一般留有1~2mm空行程,有助于閥門的開啟。

  該類電磁閥可在“零壓差”下工作,但流量一般不能達到閥門的額定流量,對于用戶在小壓差(0.1MPa以下)有流量時,選用電磁閥時應慎重,一般應提高閥門的通徑,以滿足用戶的流量要求。因為工作介質的壓力很低,對主閥塞的浮力很小,不能開啟規(guī)定的流量值。